很多人查出鼻中隔偏曲后会焦虑:“要不要做手术?能不能吃药好?”其实答案很明确——药物无法改变鼻中隔的骨性或软骨形态,轻度偏曲无需治疗,只有严重到出现症状时,才需考虑手术。
1.无需治疗:无症状或症状轻微
如前文所说,90%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,若只是轻微偏曲,没有出现鼻塞、头痛、
鼻出血等症状,对生活没有影响,就不需要任何治疗,只需定期观察即可,无需过度担心。
2.必须手术:出现5类症状,药物无效
当鼻中隔偏曲引发以下症状时,说明偏曲已影响正常生活,且药物无法解决根本问题(药物只能暂时缓解鼻塞、炎症,不能矫正偏曲的结构),需及时手术治疗:
长期持续性鼻塞:鼻塞严重,影响呼吸,且无法通过药物长期缓解;
反复鼻出血:因偏曲部位黏膜破损,频繁出现鼻出血,且常规止血方式效果差;
持续性头痛:头痛由鼻中隔偏曲压迫鼻甲引起,且与鼻塞程度相关,影响日常工作、学习;
特发性
鼻炎:本身有特发性鼻炎(原因不明的鼻炎),且伴有明显鼻中隔偏曲,偏曲加重鼻炎症状者。
3.手术禁忌/暂缓手术:这5类情况不能做
并非所有符合手术指征的人都能立刻手术,以下情形属于手术禁忌或需要暂缓手术,需等条件满足后再评估:
鼻内急性感染者:如急性鼻炎、鼻前庭炎发作期,此时鼻腔内有炎症,手术易导致感染扩散;
未经治疗的鼻窦炎:需先治疗鼻窦炎,待炎症控制后再进行鼻中隔手术;
全身性疾病未控制:如患有糖尿病(血糖未稳定)、活动性肺结核、严重高血压(血压未控制)、心功能不全、血液病(如凝血功能障碍)等,手术风险较高,需先控制原发病;
女患者月经期:月经期女性凝血功能下降,手术出血风险增加,需避开月经期;
18岁以下者:18岁以下人群鼻中隔骨化不完全,软骨较软,手术时不仅难度大(难以精准矫正),术后还容易出现鼻中隔穿孔、鼻梁塌陷等并发症,因此一般不建议18岁以下患者手术,可等18岁后鼻中隔发育成熟、骨化完全后,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。
最后提醒:别把“鼻炎症状”和“鼻中隔偏曲”混淆
很多人出现鼻塞、流鼻涕时,会误以为是“鼻炎”,自行用药却不见好转,其实可能是鼻中隔偏曲加重了鼻炎症状。若长期存在鼻塞、头痛、反复鼻出血,且常规治疗效果差,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做鼻内镜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,再针对性处理——毕竟,只有找对原因,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
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
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