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鼻血别再犯错!3种常见错误止血方式,很多人都踩过坑

南京耳鼻喉医院哪家好2025-09-05

预约挂号 拨打电话 咨询医生
流鼻血别再犯错!3种常见错误止血方式,很多人都踩过坑
 
生活中出现流鼻血时,不少人下意识认为是“上火”,但其实干燥、外伤、鼻炎、凝血异常等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。更关键的是,很多人习以为常的止血方法其实是错的,不仅止不住血,还可能引发呛咳、感染等风险。以下这3种错误止血方式,一定要避开!
一、错误止血方式1:仰头止血
 
常见误区:很多人流鼻血时会立刻仰头,觉得“只要血不往下滴,就能止住”,甚至会让头后仰靠在椅背上,或垫高手臂。
 
为什么错?
 
仰头并不会让鼻血停止流动,只是改变了血流方向——原本从鼻孔流出的血液会顺着鼻咽部倒流至咽喉、口腔,甚至气管和食道,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:
 
呼吸道风险:倒流的血液或血块可能呛入气管,引发剧烈咳嗽;若血块较大,还可能堵塞气道,导致呼吸困难,尤其对儿童、老人或吞咽功能差的人来说,风险更高。
 
判断失误:仰头后无法直观观察出血量,可能误以为“血止住了”,实则仍在持续出血,延误处理时机。
 
肠胃刺激:大量血液流入胃部,会刺激胃黏膜,引发恶心、呕吐,甚至呕吐物中带血,进一步加重恐慌。
 
正确做法:保持坐直身体、头部前倾(下巴微低),让鼻血自然从鼻孔流出,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接住即可。
 
二、错误止血方式2:平躺止血
 
常见误区:部分人认为“平躺下来能让身体放松,帮助血管收缩止血”,尤其老人或儿童流鼻血时,家人会习惯性让其躺下并垫高枕头。
 
为什么错?
 
平躺时头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,鼻腔内血管压力不会降低,反而会因体位变化导致鼻血更易向咽喉部倒流,比仰头的风险更甚:
 
血液大量涌入咽喉,可能导致“吞咽不及”,引发呛咳、误吸;
 
若吞咽过多血液,除了刺激肠胃呕吐,还可能导致“黑便”(血液经消化道消化后形成柏油样便),易被误判为消化道出血,增加诊断难度;
 
儿童平躺时若哭闹,会进一步升高鼻腔内压力,反而让出血更严重。
 
正确做法:保持坐位前倾,避免任何让头部低于心脏水平的姿势。
 
三、错误止血方式3:用纸巾塞鼻孔
 
常见误区:流鼻血时随手抽张纸巾塞进鼻孔,觉得“压迫住出血点就能止血”,甚至会用力塞紧,或频繁更换纸巾查看。
 
为什么错?
 
纸巾并非无菌医疗用品,且材质多粗糙,直接接触破损的鼻黏膜,会带来多重隐患:
 
细菌感染风险:普通纸巾表面可能附着灰尘、细菌,鼻腔黏膜破损时,细菌易侵入引发鼻炎、鼻前庭炎,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脓肿;
 
损伤鼻黏膜:纸巾纤维粗糙,塞进或取出时容易摩擦破损的黏膜,导致新的创面,反而加重出血;若纸巾有硬边或杂质,还可能划伤鼻腔内血管;
 
止血效果差:纸巾质地松软,无法精准压迫鼻腔内侧的“易出血区”(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,约90%的鼻出血发生于此),盲目填塞可能让血液从纸巾缝隙流出,或因压力不均导致血管持续破裂。
 
正确做法: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鼻翼两侧的柔软部位(避开坚硬的鼻梁),持续按压510分钟,利用指腹压力直接压迫出血点止血。若需临时吸附流出的血液,可将干净纸巾对折后轻贴鼻孔外,而非塞进鼻腔。
 
总结:避开误区,记住“科学止血3要点”
 
1.姿势要对:坐直前倾,不仰头、不平躺;
 
2.压迫要准:捏鼻翼柔软处,持续510分钟,不频繁松手;
 
3.工具要净:不用纸巾塞鼻孔,可用无菌纱布(若有)轻压,无纱布时直接用手指压迫即可。
 
若按正确方法操作10分钟后仍出血不止,或出血量极大、伴随头晕、面色苍白、外伤史等情况,需立即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,排查是否存在血管损伤、凝血异常等问题。流鼻血虽常见,但用对方法才能既安全又高效止血,避免因错误操作引发二次伤害。
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在线咨询 电话预约

连锁品牌

南京 · 成都 · 重庆

门诊时间:8:30 - 17:30(节假日不休)

咨询电话:025-85262032

地址:南京秦淮区中华路528号